BOBAPP官网下载IOS

海通证券:长三角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三省一市产业互补性较强

时间:2023-12-04 05:27:57 文章来源: BOBAPP官网下载IOS

  ①长三角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三省一市产业互补性较强,对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意义重大。②上海发展成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化服务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龙头。③江苏发挥制造强省的优势,成为智能装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龙头。④浙江在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拥有深厚积淀,是全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⑤安徽致力于打造新兴起的产业发展高地,“芯屏汽合”和“急终生智”是重要突破口。

  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强调,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11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强区域创新链融合,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长三角地区作为长江经济带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推动沿江经济协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篇报告作为区级经济系列专题的第一篇,将着重梳理长三角各省市的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为未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高水平发展提供基础支持。

  长三角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重要性格外突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家支持、自身探索之中,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产业互补协作愈发密切。上世纪80年代产生了长三角规划雏形,国家出于推动区域经济联合目的,建立上海经济区,这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最初实验。进入上世纪90年代,长三角一体化更多源于自发探索,这一时期在国务院号召下“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规划座谈会”联席会议召开,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建立了城市沟通协作平台。步入21世纪,长三角一体化进入成熟落地时期,200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长三角的产业做出具体规划,2014年进一步提出以上海为中心建设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016年长三角范围从两省一市扩展到沪苏浙皖三省一市。

  2018年习在进博会上宣布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次年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进入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长三角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2021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发布,指出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提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提出更加强化了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意义。2022年4月《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提出优先推进区域协作,鼓励长三角等区域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前提下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推广典型经验;指导各地区综合比较优势、产业基础等因素,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对长三角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

  长三角服务业发达、制造业基础雄厚,三省一市产业互补性较强。长三角产业结构层面,第三产业近年来高速发展、产值跃居三大产业首位,第二产业实力依旧雄厚、且加快转型升级。首先看长三角自身的三大产业结构,第一产业产值GDP占比由1952年的46.1%降至2022年的3.8%,农业地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方面,建国后沪宁杭工业基地依托原有工业基础快速发展,第二产业GDP占比由1952年的24.8%升至1978年的57.4%;改革开放后借助加工贸易制造业继续发展,占比基本稳定在51%左右;近年来制造业进行供给侧改革,强调高质量发展,占比从2010年的50.4%降至2022年的41.0%,但依然是长三角经济的第二支柱。相比较而言,长三角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迅速,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升,服务业发展迅猛,GDP占比从1979年的17.8%升至2022年的55.2%,已经成为长三角经济的第一大驱动力。此外,如果看三大产业在全国的地位,长三角第二产业GDP在全国第二产业中的占比始终在25%左右,制造业实力始终保持,而第三产业则迅速攀升,1985年仅占全国15.6%,2022年达到25.1%,已经超过第二产业。综上,长三角工业优势稳固,服务业愈加发达,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背景下,将对制造强国战略、现代化服务业发展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分地区来看,上海服务业优势突出,江苏制造业实力强劲,浙江二者并重,安徽制造业后来居上。具体而言,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和对外开放门户,人口密集,服务业发展基础良好,第三产业在自身GDP中占比从2005年的51.6%快速升至2022年的74.1%,2006-2022年第三产业GDP CAGR达12.1%,在长三角的占比攀升至2022年的20.7%。江苏作为制造业强省,优势尤为突出,虽在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发展的转变中第二产业在自身GDP中占比有所下降,但2022年仍有45.5%,为四地最高,且在长三角中的占比从2005年的43.3%上升至2022年的46.9%。浙江二三产业发展较为均衡,2022年第二产业在自身GDP中占比为42.7%,仅低于江苏,第三产业占比为54.3%,仅低于上海。安徽的制造业近年来步入发展快车道,第二产业GDP 2006-2022年CAGR高达13.2%,在长三角中的占比从2005年的9.2%上升至2022年的15.6%。整体来看,四地产业互补性较为明显,有利于加强产业协同,从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实现,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上海发展成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化服务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龙头。2021年上海“十四五”规划体系提出,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强调加快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因此,下文对上海的三大关键产业进行详细分析。

  上海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集成电路方面,上海从上世纪末布局909等高端工程,现已成为国内综合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2022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已超过3000亿元,在全国市场占比超过25%,并且连续5年增速高于全国,CAGR达20.5%,高于全国的17.3%。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在产业发展中资源协同作用突出,如2020年张江科学城即聚集了2.2万家创新型企业,中国最大的半导体集成制造商、全球第三大晶元代工厂中芯国际正设立于张江。人工智能方面,上海2017年即制定了《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促进了人工智能行业的快速发展,2022年行业产值超过3800亿元,近三年CAGR达到37.3%;规上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经达到350家,五年来翻番;产业人才23万,约为全国三分之一。

  展望未来,2021年《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以上,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经济发展主引擎作用更加突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基本形成。上海“十四五”规划明确重点“高端芯片设计、关键器件、核心装备材料、EDA设计工具”攻关突破,2022年《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预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收入达到1.5万亿元,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重点“优化人工智能自主可控软硬件生态”。“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努力实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倍增,2022年三大产业规模已超过1.4万亿元。

  上海是中国现代化服务业中心,金融服务、生产服务和消费服务等业态多元发展。金融服务方面,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和对外开放的门户,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需求较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条件亦得天独厚。2022年上海金融业GDP已超8626亿元,占全国8.9%,近五年CAGR为10.1%,高于全国的8.3%。跨境收付是衡量城市国际金融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上海市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占比已近全国一半,人民币收付在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中占比近60%。生产性服务方面,上海被国务院定位为国际航运中心,2021年现代航运服务业营业收入1.8万亿元,2019-2021年CAGR高达21.7%。商务服务业方面,2021年上海营业收入1.7万亿元,2019-2021年CAGR为10.8%,高于全国的8.5%。此外,消费方面,2021年上海社零总额1.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4.1%,为新消费发展提供了深厚土壤。上海2019-2021年人均教育文娱服务消费年均超5000元,为全国的1.6倍,首店经济上,2022年上海新开首店1073家,居全国榜首,服务消费、新型消费扩容提质明显。

  未来上海将着力打响“上海服务”品牌,贯彻国务院“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精神,上海“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不断强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到2025年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800万亿元左右,相比2020年提升525万亿元,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占国内直接融资额比重保持85%左右。上海“十四五”规划亦提出深入建设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到2025年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4700万标准箱,相比2020年提升350万标准箱。消费领域,坚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制定了《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十四五”规划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75%左右,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6.7%左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左右;扩大新型消费服务新供给、鼓励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新引进品牌首家首店2400家以上。

  上海生物医药发展水平国内领先,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实力强劲。上海早在2014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7年)》即提出推动上海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生物医药高端产品制造中心、商业中心和创新研发中心,实现生物医药产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2021年上海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达205.5亿元,2019-2021年CAGR为23.0%,大幅超过长三角的14.7%;2018年上海医药制造业利润在长三角/全国占比为12.9%/3.6%,2021年在长三角占比提升到15.9%,2022年在全国占比提升到4.8%。生物医药是医药制造行业中对科研创新含量最高的领域,上海发挥金融中心的优势,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资金支持,2022年一级市场中上海医药行业共获242亿元融资,名列全国第一。在药物研发成果方面,2022年上海共有4项1类国产创新药获准,列全国第一,9项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获准,列全国第二。领先的科技水平支撑下,2022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8537亿元,在全国占比超三成,上海经信委表示2023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目标超过9000亿元。

  未来上海将继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上海“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规划将生物医药产业列入了三大核心之一,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研发成为政策支持的重点。2021年上海先进制造“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进一步强化医药创新引擎,产业规模达到1600亿元;建设成为国家高端医疗器械创新高地,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2022年上海发布《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到2025年上海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发展格局应初步形成,研发经济总体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培育或引进100个以上创新药和医疗器械重磅产品。

  江苏发挥制造强省的优势,成为智能装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龙头。2023年江苏印发《关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重点打造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产业、新型电力、新能源等五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下文将对江苏的上述优势产业进行详细分析。

  江苏在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领域已经形成了较强的产业优势。机器人方面,在《江苏省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支持下,截至2020年江苏新成立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53214家,占全国当年新成立数量的17.4%,2019-2020年CAGR达25.1%,高于全国的20.0%。从上市公司角度看,全国37家核心机器人上市公司中江苏省独占9家,为全国第一。数控机床方面,早在2009年《江苏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已提出重点打造数控机床产业链。2021年江苏新成立数控机床相关企业11618家,在长三角占比53.0%,近五年CAGR高达32.4%;2021年江苏省数控机床产业规模达到783.0亿元,占比为21.8%,位居全国第一。

  面向未来,2023年江苏《关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实施方案》将智能制造装备定位为打造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2021年江苏“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着力培育50条重点产业链,做强30条优势产业链,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皆在列;并将高端装备定位为万亿级产业集群。2021年江苏制造业“十四五”规划特别提及智能制造工程,提出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等智能制造装备,大力发展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的行业特色专用装备。2021年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中明确指出,支持企业研发智能制造设备,每年认定智能制造领域首台套重大装备20个以上。

  江苏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全国第一,封测行业具备国际竞争力。江苏是国内最早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地区之一,连续多年产业规模全国第一,其中封测产业在全国占比约50%。2022年江苏省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三业销售收入合计为3182.4亿元,同比增长15.4%;封测业持续保持较高增速,近三年CAGR达17.7%,远超全国的8.4%。从企业角度看,2022年大陆有4家成为全球封测企业TOP10,台企ASE、美企Amkor之后,名列第3、第4的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均为江苏企业,二者2022年营收543亿元,合计占据全球封测市场17.2%的份额。

  在全球科技竞争背景下,集成电路产业亟需突破,江苏发挥已有优势,在“十四五”制造业规划中将集成电路定位为十大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制造方面提出稳步推动22/20nm、16/14nm等先进生产线年江苏《关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实施方案》中,将集成电路产业定位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明确提出巩固先进封测领域优势,并建设大规模特色工艺制程和先进工艺制程生产线;并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对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给予500万元到3000万元区间的高额资金支持;每年共计统筹安排不低于5亿元投入于集成电路。

  江苏新能源产业发达,光伏设备产值全国第一,清洁能源装量高速增长。2009年江苏印发《关于印发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的通知》即对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做出过详细部署,各方支持下新能源设备和清洁能源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光伏设备方面,江苏产业链完整,光伏组件产能已10余年保持全国第一,2022年江苏全省光伏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112亿元,光伏电池产量突破1亿千瓦时,近5年CAGR高达23.3%,电池组件产量占全国50%以上。清洁能源装机方面,2022年末江苏累计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2508万千瓦,同比增长30.9%;2022年江苏风力发电量达438亿千瓦时,在长三角占比高达67.6%,占全国6.4%,近5年CAGR高达34.2%,远高于全国的20.6%;2022年末,江苏累计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1179.5万千瓦,成为海上风电装机总量最高的省份。此外在新型电力方面,代表性工程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中江苏虞城换流站使用特殊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世界范围尚属首次。

  江苏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空间仍旧广阔,江苏“十四五”制造业规划将新型电力和新能源装备集群定位为6个综合实力国际领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强调大力发展绿色高效新能源装备。2023年《关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实施方案》亦将新型电力、新能源均定位为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二。江苏“十四五”规划将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定位为万亿级。2022年“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指出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是,2025年光伏/风力发电装机达到3500/2800万千瓦,预期2020-2025年CAGR达15.8%/12.6%,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达到 1500 万千瓦以上,集中式光伏发电装机达到 2000 万千瓦以上;海上风电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以上,相较2022年再提升27.2%;“十四五”期间光伏/风力发电新增投资1650/690亿元。

  浙江在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拥有深厚积淀,是全国产业发展的标杆。浙江省先进制造“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围绕“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培育若干具有领先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百亿级“新星”产业群。上述三大产业作为浙江的核心优势产业,下文着重分析。

  “互联网+”是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电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梯队。电子商务方面,2016-2021年浙江电商产值CAGR达16.8%,占长三角比重稳步提高,2014年以来提升4.0个百分点。2022年浙江网络零售额达27042.1亿元,同比增长7.2%,在全国占比19.6%,规模稳居全国第二;直播电商活力迸发,全省累计直播超1055万场,交易规模达7785.2亿元,电商商品销售额持续位列国内省市第一。高科技领域中,云计算方面,一批云计算龙头企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持续增强,2022年代表性企业阿里云在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中占据6.2%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三;截至22年下半年,在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占据32.6%的市场份额,稳居国内第一。人工智能方面,截至2021年末浙江拥有人工智能企业1156家,同比增长60%,“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共300余家,实现总营业收入3887.4亿元,同比增长31.0%,利润总额达446.3亿元。国家工信安全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显示,浙江人工智能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四,第一方阵地位稳固。

  立足于已有成就,浙江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互联网+”科创高地的目标。浙江新型贸易“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网络零售额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约8%,数字服务贸易额达600亿美元,为电商蓬勃发展奠定基调。浙江先进制造“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建成10个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云平台,具备45万个机架的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明确全省云计算发展目标。浙江“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做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2023年浙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4个万亿级先进产业群,并分别设置100亿元以上的专项基金,培育超百亿元数字企业40家,新增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50家,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

  浙江生命健康产业欣欣向荣,大健康展露较大潜能。近年来,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良好,质量效益稳步提升。2018-2021年浙江省医药制造产值CAGR达14.3%,医药制造产值占长三角的比重从2017年的18.0%上升到2021年的27.8%。2022年浙江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营收/利润2847.4/525.4亿元,同比增长11.9%/6.7%,产业规模相较2021年上升两个位次名列全国第4。从企业角度来看,截至23/06,浙江共有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1751家、上市企业111家(含新三板),其中13家入选2021医药企业百强榜,数量位居全国第2。放眼大健康产业,2019年全省健康产业总产出达9315亿元,2016-2019年CAGR为14.6%。截至2021年全省拥有2家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94个省级中医药健康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健康数字化加快转型,浙一互联网医院成为全国首个公立三甲医院网上院区,全国首个监管服务一体化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在浙江启用。

  2022年浙江省经信厅表示,在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决策部署中,明确将生物医药列入标志性产业链,要求打造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制造中心,助力浙江省生命健康科创高地建设。2022年浙江《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提出,到2024年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4500亿元左右,2021-2024年CAGR将达21.4%;加快构建“一核两带两圈”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力争培育形成2个千亿级、3个500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2021年浙江健康产业“十四五”规划明确健康产业是浙江省重点培育的八大万亿产业之一,提出到2025年健康产业总规模、增加值分别突破1.5万亿元、6000亿元,相较2019年分别提升61.0%、61.3%;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9年6%提升到2025年的超过6.5%;新增健康产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

  浙江新材料产业规模可观,增长速度较快,形成丰富成熟的新材料制造体系。2021年浙江全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9824亿元,同比增长37%。2022 年浙江新材料产业仅规上工业总产值即达 11579 亿元,居全国前四,2018-2022年浙江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年均约16%。浙江新材料产品类别多样、规模可观,以磁性材料为例,浙江永磁铁氧体、软磁体、钕铁硼磁体的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以上、全球的一半以上。从企业数量角度看,近年来浙江省新材料产业新注册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占长三角的比重逐年攀升。2022年浙江全年新增新材料企业达22830家,较2020年增长约50%。截至2023年2月浙江省新材料产业链企业数量总计超20万家。

  浙江新材料产业仍然充满发展机遇,2021年浙江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新材料等三大科创高地。浙江先进制造“十四五”规划将先进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作为重点主攻方向;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规模实现倍增,力争突破1.6万亿元;到2025年全省形成30个以上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新材料品种,新培育10家以上具有一流国际竞争力的百亿级领军企业,培养50家以上掌握核心技术的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企业,形成8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10个以上具有产业链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百亿级新星产业群。

  安徽致力于打造新兴产业发展高地,“芯屏汽合”和“急终生智”是重要突破口。合肥“十四五”信息技术规划中表示,围绕“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布局推进重大项目,即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汽车、应急安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地标产业合称,这正是安徽“十四五”规划中重大新兴产业的凝练概括和完善。近年来安徽在上述新兴产业领域取得全国瞩目的成就,下文进行详细梳理。

  “芯屏汽合”——安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速迈进,跻身国内前列。集成电路方面,2022年全省集成电路产业营收超过5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5%以上;集成电路产量为25.6亿块,2018-2022年CAGR为28.4%,远高于长三角的12.5%。从企业角度看,截至2022年末安徽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超过400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达50家。其中长鑫存储打破美韩垄断,拥有大陆唯一掌握完整技术的DRAM项目,芯碁微装在国内直写光刻设备领域居于领先地位。

  新型显示方面,2020年安徽省面板产能达3242万平方米/年,约占全国显示面板总产能的16%。从企业角度看,安徽累计成立新型显示相关企业超6万家,2018-2022年CAGR达22.7%,尤其是合肥汇聚了诸多显示面板龙头,如京东方2021年占据了32%的全球TFC-LCD屏幕市场份额,全球约有20%智能机的液晶屏、30%平板电脑屏幕来自京东方。由此推动,关键产区合肥2020年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其中新型显示产值规模超1000亿元。

  新能源汽车方面,2022年安徽省汽车产量174.7万辆,同比增长17.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52.7万辆,同比增长108%,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从整车及汽车配套零件产业集群角度看,安徽集聚了2022年中国汽车销量冠军比亚迪、2022年高端纯电汽车销冠蔚来、以及大众和奇瑞等7家整车制造企业,拥有规上零部件生产企业1100多家,形成了完善的汽车产业链。

  未来安徽将继续着力于在“芯屏汽合”相关产业深挖,安徽“十四五”规划、“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围绕“芯屏汽合”积极布局,提出聚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就具体目标而言,安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行动方案(2022—2024年)》提出,围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整机终端等重点领域加强统筹衔接,到2024年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总量力争突破6000亿元,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达到10家以上;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力争全省汽车产业产值超过 10000 亿元,省内企业汽车生产规模超过 300 万辆,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 40%。

  “急终生智”——安徽安全应急、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等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安全应急产业方面,安徽省安全应急企业每年新成立数量逐年上升,近五年CAGR达43.0%,在长三角中占比由2014年的7.6%提升到2022年的24.2%。其中合肥在安全应急产业上实力尤强,集聚企业约300家,构建了完整的城市安全产业链。2022年合肥市城市安全核心企业实现营收超百亿元,同比增长51.1%。

  生物医药产业方面,2021年安徽医药制造产值达1012.2亿元,2020-2021平均增速达12.4%,在长三角中占比从2019年的12.3%上升至2021年的13.4%;2022年仅规上医药工业营业收入便突破1100亿元,同比增加5.1%。截至2022年末安徽省共有规上医药企业637家,相较2020年499家增加27.7%。

  人工智能方面,23H1安徽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实现营收超过2000亿元。多家安徽本土企业成为人工智能行业龙头,如科大讯飞承建了语音工程实验室等三大国家级平台,2022年在中国智能语音市场独占44.2%份额,市场空间仍广阔。从产业基地看,全国首个国家级人工智能重要产业基地中国声谷连续5年产值、企业数量增长率均超30%。

  围绕“急终生智”,2022年安徽“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继续强调增强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十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合肥率先将安全应急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设立10亿元产业基金加速推进。安徽“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提出,生命健康产业总营收相较于2020年翻倍达到1.6万亿元。《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8—2030年)》提出,到2025/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4500/10000亿元,此期间预期CAGR分别高达24.6%、17.3%。

Bob官网
bob苹果app
BOBAPP官网下载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