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百位学者预见2024|余淼杰: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三新一高”的重要推手

时间:2024-02-15 08:04:03 文章来源: BOBAPP官网下载IOS

  预计2024年,新质生产力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理解新质生产力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为何需要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第二,如何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对于第一个问题,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内也面临艰巨繁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稳步的增长模式已由快速地增长转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过去粗放式的增长模式主要是依赖包括资金、土地、人力、能源等基本生产要素的低成本来实现的。而当前人工成本上升,资本流通随着逆全球化势力抬头,也不像过去那么通畅,资本成本也在上升,种种生产要素成本提高使得粗放式经济稳步的增长模式必须转变。而高水平发展的核心是集约式增长,其内涵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此来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提高。

  进一步看,在新发展阶段中,高水平发展体现在四个方面,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其中的“牛鼻子”就是生产。从微观的层面看,生产的高水平发展就是要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产品质量的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乃至整个行业形成全产业链、三大产业合理协调发展的生产体系。其中,最关键的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也是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核心。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当控制了资本、劳动、土地、能源乃至数据等投入后,产品产量依然能够提升的部分,其中提升的来源就在于技术的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就是技术的进步,而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又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换言之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就在于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

  对于第二个问题,怎么样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必须认识到,创新是五大新发展理念的首要理念,是必须完整理解并坚决贯彻的一个新发展理念。创新要从科学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两个内容去理解,科学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有所区别并一起发展的。一方面,对原始的创新创造,要提高研发投入、提高基础研发占比。2022年中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为6.57%,这一比率应当逐步提升,到“十四五”结束时提升到7%甚至接近10%的水平。另一方面,要全力发展应用研究。一般来看,基础研究主要靠有组织的科研机构的集体攻坚,而运用型的技术改进则可以靠小企业百舸争流,靠小企业密集的技术进步。对此要做好产学应用的结合,只有实现产学应用的结合,才能实现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实现科技原始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同频共振、同步发展。

  其次,创新、创造的最主要的行业载体应该是有代表性的新兴起的产业、未来产业。比如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机器人、生物医疗设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装备、人工智能、元宇宙、深海开发、增材制造、柔性电子、氢能储能、细胞治疗、生物育种等产业。同时做好“三篇大文章”,对原材料行业进行产品的技术创造、革新、更新换代,拉长初级产品产业的附加值链条,实现“延链拓值”。此外,还要更好地利用数字化的经济的载体。这要求我们保证数字技术达到一定领先水平,只有数字技术形成产业化,从蓝图变成产品,再从产品变成产业后,才能全力发展产业的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再次,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还需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并不是简单追求GDP增长,而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和谐。因此,必须全力发展绿色生产力,做好“先立后破”,发展新型绿色产业,做好风光火核储一体化的推进,逐步降低传统能源的比重。在具体落地上,要加快绿色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比如碳捕捉的技术;同时落地绿色制造产业,比如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总之,应通过加快发展绿色服务业、绿色能源、低碳供应链等,构建绿色循环经济体系。

  最后,要做好各种经济政策工具箱的应用,把宏观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能源政策、民生政策等结合起来,从宏观的、一体化的角度运用,以促进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更好培育与发展。

  总而言之,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方向,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实现“三新一高”的重要推手。坚持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助力实现中国经济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新经纬APP)

  ,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Bob官网
bob苹果app
BOBAPP官网下载IOS